新闻网讯(记者 汪泉)教材建设如何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教材编写应把握哪些要点,如何突出中国特色、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理论?1月3日,经济学院召开《现代经济学》核心课程“十三五”规划系列教材建设研讨会。校领导路钢、湛毅青出席研讨会。
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主持会议。经济学院副院长欧阳红兵教授介绍了教材编写的宗旨与目的,并对编写要求与规范、定位与特色、总体框架作了详细说明。经济学院宋德勇教授、方齐云教授、彭代彦教授、唐齐鸣教授、方壮志副教授、王红副教授、左月华副教授先后发言,对各自负责编写教材的目的与背景、基本思路、主要内容、适用对象、写作特色等进行了说明。大家表示,教材将体现“以质量为主”的理念,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经济学院徐长生教授认为,教材应该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实例入手,与经典理论相结合,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教材。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江洪洋表示,学院将借教材建设的契机,加快建设华中品牌的步伐,将这套教材打造成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优秀教材,全方位推动学院发展。
党委宣传部部长胡艳华、研究生院院长解孝林、人文社科处处长刘久明、教务处处长郭兴蓬、出版社社长阮海洪在会上发言。他们建议教材能充分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涌现出的新现象、新理论,体现中国特色;集思想性、思辨性、实效性、前沿性、启发性为一体,在全国经济学教材中起引领作用;与中央精神、社会主义经济特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成为经典教材。
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湛毅青围绕教材建设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体现中国特色。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丰富的实践积累,中国学者有责任把中国问题讲好讲清楚。二是要体现出“新”,展示国内外最新的实践案例与理论成果。三是要明确适用对象。只有在受众明确的前提下,教材才能让读者真正有所收获。
校党委书记路钢在讲话中指出,教材建设要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要体现中央关于社会哲学科学的最新精神与要求,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观点。
路钢希望经济学院在教材建设中突出中国特色,研究中国问题,注重打造团队,坚持学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