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中华文化孕育江南文化
发布时间:2020.11.16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张思晗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袁伟昆)11月12日,第2371期人文讲座在东五楼406如期举行,并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前所长葛剑雄教授开展了以江南文化为主题的讲座。他将江南文化置于中华文化的大环境中,详细分析了江南文化的来源、演变和特点。

什么是文化?葛剑雄认为相比于“文明”这个概念,“文化”更加具体可感,它是一个群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生活行为及衣食住行的总结和体现。从历史唯物论的角度出发,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葛剑雄将这个观点总结为“吃饱了撑着才有文化”,并提出我们要从经济环境、外部条件入手研究文化。

葛剑雄讲述了中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出现文明起源迹象,5300年以来各地陆续进入文明阶段。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区与引领者。在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广泛吸收了外来文明。他提到,小麦的传入时间和夏朝的兴盛时间一致,而商朝的战车也和古巴比伦的战车造型相仿,这些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并被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

葛剑雄指出,中华文化早期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主体,逐步扩散到长江流域。文化的传播和人口南迁息息相关,秦汉、三国、安史等战争时期均有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打下基础。从气候学上考量,汉朝之后气温降低,使得江南地区不再过于潮湿炎热,而黄土高原地貌变化,也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再加上一代代人的努力与改造,塑造了独特的文化自然景观,商业和手工业大幅发展,一步步创造出了如今的江南文化。

葛剑雄认为,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的文化重心也相应南移,宋以后江南文化已处先进地位。江南文化在多方面显示其新的特点和优势,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近代上海为江南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最后,葛剑雄聚焦上海,提出“上海提供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出口”。江南地区吸收中国各地的移民,融汇创造出了江南文化,并通过上海这个窗口与西方产生联系。因此,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足以影响全国,甚至可能影响世界。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