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箭飞:风景,一种文学研究的切口或入口
发布时间:2019.09.26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庄子萌)9月20日晚,第2323期人文讲座在一号楼五楼2中教室举行。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张箭飞为师生带来讲座“风景,一种文学研究的切口或入口”。



讲座开始,张箭飞比较了武汉大学和18luck新利电竞 两所学校不同的校园景观,并为同济医学院的学生讲解了疗愈景观对医院的重要性,引入了风景的主题。


张建飞列举了风景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翻译作品,包括《风景与认同》《寻找如画美》《风景与记忆》《风景与权力》,为听众讲解了为什么风景是权力的一部分,以及风景的性别特点和民族性。


张箭飞认同谢有顺的评价:“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作家没有一个能写好‘风景’”。现在的作家没有乡土经验,甚至分不清季节,虽然有作家呼吁回归乡土生活,但常常迫于现实情况很难做到真正融入乡村中。当提道刘亮程的担忧“诗经里那些优美的比兴,随着完整的晚景被破坏,以后还会出现吗?”时,张箭飞表示,这种对田园景观消逝的担忧源于对风景的认知的局限。荒漠里的骆驼和绵羊是一种风景,大漠上风力发电也是一种壮观的工业景观;雪山对人类来说是高高在上的,但这种壮丽的风景却是因遥感技术的出现才能被人感知。


文学作品的研读可以关注不同的方面,如偏向关注其中的风景元素而不是爱情情节。张箭飞举例,托马斯·曼的《魔山》的背景是一所疗养院,《傲慢与偏见》的灵感来源查特沃斯庄园。后者的作者简·奥斯汀出生于英国乡村的富足家庭,她的作品基于英国乡村和乡绅生活。英国乡绅为没有爵位的上流社会的人,在乡下或海外有产业。由于乡绅拥有足够的财富和闲暇时间,因而发展成为“风景的样板”。同时,张建飞表示,作家必须对自己的文字负责,仔细的观察周边的环境,不要在作品中犯“棕榈树凋谢了”这种常识性错误。


接着,张箭飞从三个层次给出“风景”的概念。风景是人地互动的过程和结果没有无人的风景,“绝地海拔”也是在照相机下才为人所知的;风景是一种文化建构,移居海外的华裔仍受文化影响,在花园里种植蔬菜;风景也是个动词,人的参与是对环境的扰动。风景的三个要素则是地方、地点和场所,时间与天气,植景。张箭飞建议,要有问题意识,关注《魔山》中风景的象征意义,察觉风景在讲谁的故事,以及风景叙事中蕴含什么价值观和信仰。


讲座最后,张箭飞总结了风景研究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风景与审美、风景与阶级、风景与权力、风景与性别、风景与帝国,并指出在风景上留下的痕迹无法抹去。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