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鲁畅 郑爽)6月22日,人文学院历史研究所“国故新知”讲座第20期在历史所406会议室举行,主题为“中国历史上的‘治理’释义”。本次讲座由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卜宪群教授主讲,历史研究所雷家宏、李传印、夏增民、白杨,马克思主义学院杨炳祥等老师,以及来自我校、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学生代表共同参加了讲座。
当前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有统治而无治理,或者说统治就是治理,而认为“治理”是当代国家的产物,古代没有。卜宪群指出,这一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他从词源学和历史学的角度进行考察,解释了中国历史上的“治理”。
卜宪群先梳理“治”与“理”的本义。“治”的本义是水的名称,春秋时期,已演化为对国家政事管理;“理”的本义则是攻玉之法,其引申义也形成于先秦时期,为遵循规则、规律、道理、秩序行事之义。
至战国晚期,“治”和“理”合二为一,形成“治理”一词,指国家管理应按照某种规律、规则行事。词义变化是社会变化的表现,“治理”一词的出现,是战国国家形态转型的反映,也是当时现实政治的需要。秦汉以后延续了战国国家管理形态的基本形式,“治理”一词也沿袭了其在战国时代的含义。
卜宪群谈到,春秋战国时期还形成了“治道”政治文化传统。他指出,“治道”理念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治理思想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完善。秦汉以后,“治道”更多地被引入政治领域。秦始皇、汉文帝、汉宣帝等政治家将“治道”纳入其政治实践,各级官吏、思想家、史学家也对“治道”的内涵和如何实现“治道”提出了看法,君臣上下对“治道”的崇尚对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
讲座的最后,卜宪群进行了总结。第一,从词义上看,“治理”由“治”“理”二字的本义延伸而来,“治”“理”的演变、“治理”的产生及治理、治道思想的形成,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与秦汉以后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密切关系。这一现象说明中国古代的治理思想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非与国家或国家机器产生同步。第二,国家统治并不能与国家治理等同。“治”与“乱”相对,国家统治只有坚持正道,按照事物发展内在规律办事,顺应社会、符合民心,才可以成为“治”“理”或“治理”。第三,由于治道政治文化的形成,“治道”成为中国古代有为政治家的不懈追求,也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努力探索的方向,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内涵。最后,卜宪群指出,中国古代的治理思想由于时代局限性,其具体内涵并不完全适合于现代社会,但其中诸如追求法治、廉平、教化、任贤、民本、向公、俭约及社会参与等基本治理精神,对当今的国家治理仍然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