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俊:西学东渐的贻误、遗珠与遗憾
发布时间:2019.04.02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牛晓丹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通讯员 梁允萌)3月31日晚,第2296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教学楼D103举办,由台湾东吴大学原校长、著名文化学者刘源俊带来关于西学东渐的贻误、遗珠与遗憾的讲座。


讲座开始,刘源俊介绍道:科学,是十七世纪开始发展的近代学问,而学问,即“学”与“问”。学问分为三个层次——知识、方法、精神与态度。“科学”一词最早由日本传入中国,在日本的原意为“分科之学”,表明了科学在知识层面上有着明确的分类;在研究方法层面上,普通人看到生活现象后会想到应用,但科学家看到现象后将其抽象成理论,同时理论可以对现象进行说明和应用,与此同时应用回馈于现象,可以扩大现象的范围;现象,理论与应用则分别对应了科学态度中的明理,务实与利用,进一步上升到科学精神的高度上,刘源俊则提出科学需要求是、求美与求善的精神。



刘源俊对science一词做出了自己的翻译诠释,即“学验思”。学而验,验而思,思而学。他以孔子提出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对比,表示这句话虽阐述了学和思之间的关系,但缺少了验证的环节,不够完备。


刘源俊将中国与西方的学问相比较,提出在十七世纪之前两者是互有优劣的,但十七世纪之后,西方学问开始突飞猛进,中国则逐渐落后。他表示中国学问的落后有历史、社会等因素,但关键应该不是在缺乏观念,而是在于中国缺乏实践这些观念的方法与工具,即实践理性精神的方法与工具。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学问,也就是西学东渐。


刘源俊介绍,西学东渐一词首见于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的自传《西学东渐记》,后来人们用来形容西方学问传到中国逐渐被消化吸收的过程。西学东渐在历史上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在明末清初,当时少数士大夫开始注意到西方学问,第二阶段在晚清到民国初年,少数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等人开始注意到西学有其优越之处。第三阶段在二十世纪,一系列事件引起国人对西学的重视,中国留学生开始大增,学校开始大量讲授西学知识。


他还提出西学东渐存在着贻误、遗珠与遗憾。贻误是指时间上的延宕,比如十七世纪中国接触西方文化时,传教士把《地心说》等天文新说视为异端邪说,使得中国失去错失了接触新知识的时机。耶稣会改变传教方针,使得西学东渐一度中断,再加上内无学社的研讨,使得西学东渐产生了贻误。刘源俊说,西学中严谨的推理体系和系统实验、抽象思维及结合两者的方法、会议规范等优势,是西学东渐的遗珠。他还表示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许多事物和观念虽引进了,却有认识的盲点和误区。


讲座最后,刘源俊先生申论了中华文化申展之道,即必须在固有文化的基础上,一方面对中华文化去芜存菁,另方面对西方文化择优去劣,古学今化,西学东化,并呼吁大家“学问中西思融贯,密察文理欲会通。”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