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艺术评论何以必须?
发布时间:2019.03.25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牛晓丹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 (通讯员 余鉴)3月21日晚,第2293期人文讲座在东九楼C103教室举行。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亮做客华中大,以著名哲学家卢卡奇的经历为引,为师生们讲解当代艺术评论的时代意义。


张亮从20世纪最重要的匈牙利哲学家之一——卢卡奇传奇又波折的一生开始介绍。讲述了他一生所经历过三次重大的转折:第一次是早年在德国攻读德国哲学古典,1912年不顾众人反对回到匈牙利,参加了匈牙利共产党;第二次是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1923年发表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却受到共产国际领导人的严厉批判;第三次是在1928年发表“勃鲁姆”新纲领,再次受到打压,于是东行至苏联钻研哲学与文学,后来涉及匈牙利事件再次被攻击。



张亮表示卢卡奇的前期生活虽经历了三次巨大波折,却从未停止拥护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的步伐。在苏联期间他研读马克思的手稿,发表了《社会存在本体论》,并对自己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观点做出了一定的自我批评。60年代初,已步入中晚年的卢卡奇终于成为了世界级思想家,开创了布达佩斯学派,可卢卡奇却选择回避自己的早期作品,尽管在世人眼中,那些作品才是张力之中的著作,更具时代影响力。


张亮介绍,青年卢卡奇的时代正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成就巨大的时期,经济与科技发展都处于上升期,是极少数的继承了19时期初期德国精英教养传统的人意识到当时的隐患——物质文明繁荣背后所隐藏的文化危机。纳粹屠杀便是最好的实例,当时的政府将屠杀作为一种科学技术来研究,以科学的名义戕害了无数无辜者。由此可见社会不能只有科学技术人才,更需要一批人将社会从盲目追求自然科学理性的怪圈中解救出来,而艺术评论家,便自觉地承担起了这份历史使命,来弥补精神文明的落寞。


张亮提出,艺术何为?艺术评论何为?张亮认为,世界的意义和价值源于科学之外的事物——生命。而艺术家的职责,便是在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后,通过艺术创作将其赋形。但由于瞬间与永恒的二元性,以及表型与意义的二元对立,大众无法理解在各种不同形态下的生命意义,因此才需要有艺术评论家。他们的使命,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向观众传达艺术作品的内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家与艺术评论家的地位是对等的,不过艺术家“动手”,而艺术评论家“动口”。


谈及科学技术称霸的时代,评论家和艺术家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时,张亮回答,这一现实背景反映的其实是人文,科学技术本身需要一个“看门人”。而哲学家的使命就是告诉人们科学技术工作的界限。比如前不久的基因编辑恐慌事件,认为这便是一个警讯,需要哲学批判家来拉响警示灯,一个社会永远不可能仅仅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走向辉煌。


讲座最后,张亮指出,“有时独自低吟浅唱,便能众相呼应;但有时即便声嘶力喊,也不过无人问津。”有些事情需要一个契机,当这个契机来临时,科学技术便能在艺术批评的指导下守住底线,真正地实现为人类服务。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