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海贝勒:我眼中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发布时间:2019.03.21

来源: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汪泉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余泓烨)3月18日晚,第2292期人文讲座在西十二楼N409教室举行。德中友好协会原主席,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所和政治学研究所资深教授托马斯•海贝勒为师生带来名为“一个当代德国著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眼中的中国改革开放40年”讲座,结合详尽真实的亲身经历,从外国专家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深度分析。



本次讲座从研究背景,研究课题,在中国调研的理念与经验以及案例四个方面出发,详细讲述托马斯•海贝勒在中国四十多年的经历与经验。


从1969年在大学开始研究中国问题至今,托马斯•海贝勒在这个领域已经耕耘了半个世纪。1975年第一次造访中国时,他意识到要想详细了解中国,就必须来中国生活、工作。 因此,1977年博士毕业后,托马斯•海贝勒向中国大使馆提出前往中国工作的申请,随后他便在《北京周报》当外国专家。起初,各方面条件限制都比较严格。托马斯•海贝勒与三个中国人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平日只有涉及工作大家才相互交流。当时中国人必须出示单位介绍信才能进入友谊宾馆,即便进去了也只能问一些简单问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8年9月邓小平发表有关外国专家的演讲才开始有所好转。从此中国人可以较为自由地进出友谊宾馆。托马斯•海贝勒同他们交流讨论中国和德国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情况,由此也交到了很多朋友。


托马斯•海贝勒提到,1981年他在与北京周报的合同期满后开始进行调研工作。他的第一份调研工作是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完成的。此后,他每三年换一个课题,陆续做了“民族地区发展与自治政治”“个体经济对就业与城市发展的功能”“农村城市化”“私营经济怎么影响政策与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课题的研究。课题涵盖范围很广,研究对象既有城市也有农村,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


托马斯•海贝勒指出,在中国做调研需要学会灵活处理。很多时候某个课题进行得不顺利,就需要换个方向,思考相关的问题。其次,应当秉承人人平等的原则,公平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他还提到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感,要跟农民交朋友。只有互相信任了,才能在交流中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每个国家和社会都有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来中国做调研,主要想向中国人学习了解地方上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讲座最后,托马斯•海贝勒提到,近20年中国产生了许多新颖的社会科学家,在信息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他很期待与他们交流。

学校微博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