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
主要关注(但不局限)能量载流子(电子、声子和光子)输运和转换的前沿基础性研究,和芯片热管理以及太阳能海水淡化等应用研究。
关键字:声子工程,芯片热管理,纳米导热,纳米材料,热整流,界面热阻,声子学,声子调控,材料信息学,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太阳能海水淡化,太阳能蒸馏器,加湿-减湿系统
声子工程简介
声子是晶格振动波、是热量子、和半导体中热的主要携带者。
声子工程是利用微纳结构的声子器件,设计及调控声子输运和热能转换的新兴能源学科。对声子输运的有效调控有望为微纳器件散热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其涵盖范围较广,具体包括:声子/热输运;声子超结构;拓扑声子;在量子技术中的应用;热电中的声子效应;量子热力学;声子电子相互作用;声子光子相互作用;声子激子相互作用等。未来量子技术的发展依赖于人们对电、光、声子多自由度耦合机制的进一步理解和操控。因此声子工程在热功能器件的创新中起到了核心推动作用。
近年来纳米科技的进步,促进了声子工程的重大发展和进步,对纳米尺度基础问题的研究尤为关键。作为新兴学科方向,声子工程是结合了凝聚态物理、工程热物理、材料工程、能源工程等学科的前沿交叉学科。
界面热阻
(1) 定义和定性叙述;
界面热阻(Interfacial Thermal Resistance),又称边界热阻(Thermal Boundary Resistance),出现在不同物质之间的界面处,阻碍热流的传输。界面热阻(R)定义为界面处的温差(ΔT)与流过该界面的单位面积热流(J)之比 R=ΔT/J。[1]它和界面热导(G)成反比:R=1/G。
(2) 词源;
界面热阻通常被称为卡皮查(Kapitza)热阻,源于1941年苏联物理学家卡皮查(Kapitza, Peter Leonidovich)测量发现,当热量流过氦气与固体间界面时,在界面附近产生的温差。[1]
(3) 基本内容;
常见的界面种类有固体/固体界面、气体/固体界面和气体/液体界面等。固体界面又包括半导体/半导体界面[2]和金属/半导体界面[3]等。
分析预测界面热阻的经典理论模型有声学失配模型(Acoustic Mismatch Model, AMM)和漫散射失配模型(Diffuse Mismatch Model, DMM)[1,2]。经典模型中对界面的极端假设条件,以及其仅考虑界面两侧材料的体块性质并忽略界面处的变化,因此AMM和DMM的预测结果往往会有一定偏差。
近期有研究者提出一些针对性强、准确度较高的模型,例如:混合失配模型[4],交叉界面模型[5],最大透射模型[6],散射调节声学失配模型[7],和非谐波非弹性模型[8]等。此外,分子动力学[5]模拟可以在原子尺度较为准确的研究纳米结构对界面热阻的影响。
测量界面热阻的方法包括时域热反射法(Time Domain Thermo-reflectance)[2],电子束自加热法(Electron Beam Heating)[9],谐波法(3-ω)[2,10,11] , 双波长闪光拉曼法(Dual-wavelength Flash Raman)[12,13]等。
(4) 意义和影响。
在微纳电子领域,散热问题是制约系统性能提升和可靠性的关键问题。由于微纳结构芯片和复合热界面材料内部存在大量的纳米界面,热量在传输时会在界面处发生大量声子散射,从而大幅阻碍热流传输和扩散。微纳电子领域散热设计和热界面材料技术的发展遇到较大瓶颈,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对界面热阻微观机理的科学理解。因此,界面热阻的基础研究对微纳电子器件散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 E. T. Swartz and R. O. Pohl, Rev. Mod. Phys. 61 605 (1989).
[2] D. G. Cahill, P. V. Braun, G. Chen, D. R. Clarke, S. Fan, et al., Appl. Phys. Rev. 1 011305 (2014).
[3] N. Yang, T. Luo, K. Esfarjani, A. Henry, Z. Tian, J. Shiomi, Y. Chalopin, B. Li, and G. Chen, J. Compt. Theor. NanoSci. 12 1 (2015).
[4] Y. Zhang, D. Ma, Y. Zang, X. Wang, N. Yang, Front. Energy Res. 6 45 (2018).
[5] W. Feng, X. Yu, Y. Wang, D. Ma, Z. Sun, C. Deng, N. Yang, Phys. Chem. Chem. Phys. 21, 25072 (2019)
[6] C. Dames, J. Appl. Phys. 95 682 (2004).
[7] R. S. Prasher and P. E. Phelan, J. Heat Transf. 123 105 (2001).
[8] P. E. Hopkins, J. C. Duda, and P. M. Norris, J. Heat Transf. 133 062401 (2011).
[9] D. Liu, R. Xie, N. Yang, B. Li, Nano Lett. 14: 806 (2014).
[10] Z. Wang, X. Tian, J. Liang, J. Zhu, D. Tang, K. X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 79, 266 (2014).
[11] S. Deng, C. Xiao, J. Yuan, D. Ma, J. Li, N. Yang, H. He, Appl. Phys. Lett. 115, 101603 (2019)
[12] Y. Hu, A. Fana, J. Liu, H. Wang, W. Ma, X. Zhang, Thermochimica Acta 683, 178473 (2020).
[13] Q.-Y. Li, K. Katakami, T. Ikuta, M. Kohno, X. Zhang, K. Takahashi, Carbon 141, 92e98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