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代表性成果

高性能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及光电性能研究。有机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场效应晶体管等器件中。博士生杨杰采用“受体二聚”等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双极性半导体材料,同时还发展了取代环化靛蓝材料的通用合成方法,丰富了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种类。以第一作者在ChemAdv MaterAdv Funct Mater上发表论文4篇。

含氟电解质材料的合成及电池性能研究。电解质的理化性质对锂电池的性能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博士生张恒合成了系列高性能含氟阴离子的碱金属盐、离子液体、聚离子液体等电解质材料,研究了其基础理化性质、电化学性质和锂(离子)电池性能,丰富了高安全性电解质材料种类。以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J. Power Sources等期刊发表论文9篇。

非贵金属电解水纳米材料制备及燃料电池性能研究。非贵金属电解水纳米材料对于氢能的规模化应用至关重要。博士生吴则星利用溶剂热等方法,可控制备了一系列非贵金属电解水纳米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性能。以第一作者在Nano EnergyJ Mater Chem A等期刊发表论文7篇。

共价三嗪框架材料的合成与氢能源研究。共价三嗪框架结构广泛应用于气体吸附和能源储存与转化等领域,但其芳香性三嗪环共价键非常稳定,很难形成结晶有序结构。博士生刘满营通过设计原位氧化的策略和滴加单体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高结晶性有序共价三嗪框架结构,具有优异的光生电子与空穴分离及电荷传递的能力,提高了光催化性能。以第一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上发表论文各1篇。

各向异性高分子复合纳米材料可控合成。高分子纳米材料作为模板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电池材料的制备。博士生邓仁华利用超分子聚合物三维受限自组装/解组装策略,可控合成了具有可调介孔结构的高分子微球材料,以及化学组成和性能严格分区的不对称高分子功能材料。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重要期刊Adv Mater发表论文2篇,在Macromolecules上发表论文5篇,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参加Wiley优秀论文大赛获得银奖,2015年受邀在第十三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上做学术报告获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