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望乡村 踏新程”实践队成员生科中外2203班的柴瑞辰、马欣怡、童歆、苏昱文四位同学分别前往河北省南辛庄村地,四川省年俗村和大溪村,湖南娄底,广东广州花都区进行实地实践,了解中国政策下的乡村振兴,探索振兴中的成功与失败。
想民所想,全心全意解难题
围绕“想民所想,解决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急民所急,解决事涉群众利益的难题”的主题,柴睿辰同学在春节前夕前往河北省南辛庄村地进行考察。
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当地从教育振兴工作,基层党组织建设,生态环境以及产业村民收入等四个方面入手,对该村进行了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
柴瑞辰同学还发现该地的战略实施仍存在一定问题。首先,公共服务机制不够完善,公共服务投入与成效不成正比。像党员活动中心、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场所被闲置且不能定时开放,致使群众利用率低,无法真正做到便民、惠民、利民。其次,村级制度建设不完善。南辛庄村的村级制度建设不够健全,监督机制力度不够,农村民风建设和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建设体系尚未形成,群众法治宣传教育基础薄弱,导致农民综合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不高,其内生动力明显不足。
将党组织建设,产业规划与教育育人三方面齐头并进,不断改革创新,南辛庄村地才能真正做到乡村振兴,留住乡情,守得住乡音。
探索年俗,传统文化翻新篇
为了充分了解家乡发展情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和成效,马欣怡同学于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来到年俗村和大溪村进行实地考察。
马欣怡了解到了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点是宣传不够:年俗村的宣传基本只在绵竹市内,受众受限,四川省外的游客对年俗村还鲜有了解。第二点是基础设施和相关服务项目不完善。虽然年俗村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但是仍然缺乏完善的交通设施和居住设施,不适合市外游客游玩,极大限制了年俗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对此,马欣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宣传途径和方式,多把年画文化和村庄特色宣传到更大一些的平台。同时应该加快建设周边设施,开通新的交通路线,打造商业区等配套设施。
年俗村在发展上有很多优势。它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底蕴,按照创新民间传统技艺,弘扬传统文化精粹,深度融合推动乡村建设与发展为理念打造的“中华年俗村”。
归雁成行,同绘娄底新面貌
在寒假返乡期间,童歆同学对湖南娄底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通过实地考察和对相关人员的采访,童歆同学总结出了娄底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
1.打造“花溪谷”。围绕农业现代化、县域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和全域景区化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了避暑养生、最美国道、关城怀古等多张特色旅游名片。但尚有旅游资源创新,投入力度不够的问题。
2.鼓励企业回娄发展。大力推进“回娄投资”“在娄体现”和“乡村振兴”。虽然成果令人欣喜,但是其实施和发展中仍面临的一些问题。
3.宣传力度不够。可以将传统的朋友圈宣传推广到更大,更多的平台上去。
乡村振兴道路且长,所以童歆同学基于国家的发展需要和特点,因地制宜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规划好一些城镇之间以及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建设发展,为城市发展赋予活力,做到乡村与城镇之间联系紧密却有所侧重。
蚕稠桑茂,写就花都新名片
苏昱文同学对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实地调查、查找资料、采访等方式,苏昱文同学对广州市花都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做出了几点总结:
1. 与科研合作。园区附近有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蚕桑全产业链示范基地,把蚕桑养殖做专业。
2. 文化建设完备。园区内有蚕桑文化馆,可以了解蚕宝宝的生长以及丝绸之路的历史。
3. 增进当地村民参与感。园区内桑葚的种植、养护,召集了当地有着养蚕桑的村民任职,让村民们在收入提高的同时依然能发挥自己的技能与经验。
同时,苏昱文同学也发现花都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 宣传不够。宝桑园和“花漾年华”精品旅游线路的宣传基本只在花都区的公众号上,受众受限,应多把园区文化和园区活动宣传到更大一些的平台。
2. 交通不便。当地虽然高速、国道非常便利但其交通便利仅限于能开车出行的游客们。
基于此,苏昱文同学对该区的乡村振兴计划提出了自己愿景和建议。她认为园区或政府可以开通旅游专线,在公交、地铁站接送前往各个景点的游客,直达景区,减少游客通勤时间也方便游客出行,提高游客游玩质量和体验感。
在冬日暖阳,城乡振兴的活动中,2203班的社会实践小组通过实地实践,发现了城乡建设中的问题,并通过材料整理及归类,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城乡规划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