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的生产生活同湿地密切联系。近年来,中国贯彻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湿地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湿地之变,为绿色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水波浩渺,暖阳和煦。一月中旬,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江风湖韵,自然有我”寒假社会实践队深入东湖湿地开展水质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调研。该实践队伍由指导老师蒋晗洁、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祉祺、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陈超然、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邱海洋、闫煜朴组成。
1.探访·东湖湿地
东湖是武汉市的重要水源地,也是生态治理的关键角色,其中不仅有被誉为“改善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示范项目”的环湖绿道,也有多个湿地公园和生态保护区,因此实践队成员前往东湖,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现在东湖的生态情况。
2.考察·水质生态
实践队首先来到东湖绿道起点湖光序曲,沿湖调查,选取不同区域的水体进行采样,利用试剂、试纸、比色卡、水质检测笔等工具对水样的溶氧量、硬度、铅汞含量、PH、TDS、EC值等指标,并比对国家水质标准和专业部门监测数据,对东湖不同区域的水质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然后实践队沿着湖中道,来到湖中间的华侨城湿地公园。实践队员首先仔细阅读了公园门口的湿地构造和管理规定,体会到社会在保护生态环境中所做出的努力。除了水样抽样检测外,队员们还考察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观察路边的植物并通过识花软件和所学的生物分类知识进行鉴别和认知,发现有垂柳、黑海杜鹃、山茶、菖蒲、千屈菜、水葱、芦苇、南天竹等多种植物,沼生型、挺水型、浮叶型、漂浮型、沉水型种类齐全,通过长焦镜头观察水中、岸边和芦苇丛中的动物,发现有绿头鸭、灰雁等鸟类在此过冬。。
从调研的结果来看,大部分水体水质良好,符合Ⅲ类水质标准,能看到大量的生物活动,少部分水体仍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总而言之,东湖湿地环境在清理水体垃圾、设置分区围隔、种植沉水植物、投放水生动物等多种治理措施下得到了有效改善。同时,队员们也注意到,在东湖游船附近的水域污染较为严重,可能与游船排放和游客垃圾有关。可见,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平衡点,需要优化能源动力结构、增强防污治污能力和提升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3.采访·调查提问
在采取水样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对在东湖景区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
一位从业多年的环卫工爷爷表示,原来他们需要时常乘船打捞湖中的垃圾,如今湖中很少出现垃圾,可见市民湿地保护意识的提升。
聊起来当年湿地水体污染治理,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当年大量藻类覆盖了湖面,东湖变成了“绿湖”。政府牵头组织专业团队参与藻类捕捞,,并且采取泥底净化、重建水生植被、放养滤食性鱼类和底栖贝类等技术措施,以减少水中N,P的含量,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这片水现在都能看到底,多清澈哦。”她自豪地说到。
通过采访,队员们对东湖水域治理的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知道了东湖不同水域的特点,对于治理东湖给城市生态修复的巨大推动作用,一致表示自己要从书本中的专业知识同社会的具体问题进行联系,通过实践活动深入社会中体验考察,为以后能对社会做出更好的贡献做足铺垫。
从对游客的采访中发现,保护湿地的观念也通过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努力宣传深入人心,绝大多数游客知晓武汉“湿地之城”的称号,不少游客能说出湿地中常见动植物(芦苇、菖蒲、白鹭、黑水鸡、绿头鸭等)。可见,东湖风景区大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还绿于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应该是参与者。疫情以来,我们少了许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然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脚步驰而不息。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每一位团队成员深知“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能”的道理,希望通过湿地调研和科普宣传提高自我的生态保护实践能力,增强更多人的湿地保护意识。我们也对实践成果进行了深刻分析,以在将来结合自身学科特色,提供更多生态治理方面的想法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