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期第四版:公共事业管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发布时间:2010-05-18 01:01:01| 点击量:次
积极应对,困境突围
——公共事业管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与现实困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们国家兴起已有10多年的光景,然而其发展速度却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自1999年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率先在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以来,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迅速扩展。据有关数据统计,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招生院校是132所,2002年是180所,2003年是220所,2004年发展到300多所,其年均增长率超过40%。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国已经有了非常适合该专业生长与发展的土壤与环境。从理论上说,政府要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政府部门及其从业人员需要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因而对公共管理专业人员的需求量自然增加;另外,政府要把一部分职能转移给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必然也增加。但在实践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真正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相关社会组织就业的人数所占比例一直很低。武汉大学张晓燕教授对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有一个统计数据,该数据显示:2004届到2006届的毕业生到企业的比例由30.9%上升到50%;2007届毕业生到事业单位的就业比例下降到10%以下;到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还不到8%。同时,华东理工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显示:75%的人去了企业,3%的进了政府机关,只有7%的去了事业单位,两者相加也只占10%左右。下面的这一图表更加清晰地让我们了解到该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比例。
就业难是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据统计2002年以来,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出现明显滑坡,初次就业率低于直属高校85%的平均水平,甚至有的学校该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足60%。有些高校签约率仅在48%左右,低于中文教育的签约率(71.94%)和历史专业的签约率(58.82%)。尤其是一般院校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低于理工专业,在文科类专业中也处于后列。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制度和公务员制度相似,而且职位非常有限,属于稀缺资源;二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相对稳定,流动性极小,不可能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岗位,并且,本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三是知识的“大杂烩”不能适应管理专业化的要求,专业性不强,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学生在哪里就业,似乎难以确定。教育领域有教育管理专业,医疗卫生领域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等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表面上就业领域广泛,实际上还要落实在上述具体的领域。要和上述专业毕业的学生竞争,其难度可想而知。四是参加公务员考试,本专业的学生并无优先权;五是目前研究生目录中未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增加了该专业学生的考研难度。
二、摆正心态,积极应对,困境突围
通过下面的图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该专业相比于专业平均指数的情况:
分析图例,我们看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与职业匹配度、毕业两年薪酬指数、毕业三年薪酬指数、职位级别指数、应届就业率指数、毕业深造指数、发展前景指数、舒适度指数、全球化指数、学习压力指数高于各专业平均值,毕业一年薪酬指数、创业指数低于平均值。面对现实的专业困境,该专业的毕业生应该着手做到的就是摆正心态,接受现实,积极应对。而制定适合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正确的立足点。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在准确的认识个人特点和能力特长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包括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如何在这个职业领域中得到发展,打算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等问题,并且制定出相应的详细的书面计划。然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或者对自己所选择的职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大多数院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且突出的表现为对专业了解不够,对新兴专业发展缺乏信心,职业设计盲目。
那么,应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呢?一般来讲,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首先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1.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如何进行自我分析呢?同学们可以通过专家协助,如做测试题、专家访谈等,也可以不断反思以下几个问题:(1)自己喜欢的工作有哪几种?(2)自己的个性是什么?(3)自己的专长是什么?(4)现有的工作对自己有什么意义?(5)家庭对 自己的工作有哪些影响?(6)有哪些工作机会可供选择?(7)与职业有关的因素有哪些?
这个工作需要同学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自己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很多学生盲目和浮躁的原因就是对自我没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很多学生是被调剂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因此对该专业有强烈的排斥情绪,从思想深处拒绝思考学科与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这就给学生职业生涯设计造成了障碍。所以,作为该专业的教师,在这个环节上应该主动去帮助学生缓解与专业间的“对立”情绪,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分析自我,进行职业规划。
2.正确进行职业分析。
同学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还必须正确进行职业分析,了解职业的分类,各种职业的性质,以及各种职业所在的组织情况等。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口的职业相对来说比较宽广,同学们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政府政策研究机构、政府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社区、公共关系公司及其它公共经济部门、非寡利性机构或私营部门从事实际工作。
但是,目前大家对于专业的理解过于片面,限制了自已职业发展的视野,错误地认为只有考公务员才是最好的职业发展方向。针对这个现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同学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职业分析:一方面拓宽视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纵向和横向两个视角去了解公共事业管理涵盖的范围,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层次上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另一方面放低身段。不要盲目追求高薪水、高福利、高社会评价的职业,要树立从基层做起,从具体业务做起的思想。例如,社区管理与服务就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热门问题,可以做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同学职业选择的一个方向。
3.客观分析外界因素。如对某个职业,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是什么,其发展前景和竞争程度如何,等等。这些外界因素可以通过多个集道获取,除了常用的媒体渠道、网络渠道外,同学们应该重视学校信息渠道的重要性。学校信息渠道除了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学生间信息交流获取,以及从往届已就业学生处获取相关的职业发展信息。作为院系来说,在这个方面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提供信息渠道,同时,保证该渠道的快捷和畅通。
4.确立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在确立了明确的职业理想后,大学生还应当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的设计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针对目前学生职业理想缺乏的现象,在学生培养方面,学校应该从树立专业思想开始树立学生的职业理想,在课堂讲授、课外实践、课后交流中潜移默化的树立学生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和专业理念。这个过程中实践环节可以起到比较好的作用,公共事业管理在本科教育阶段是一个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专业,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专业、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5.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基本理论知识是任何人在从事任何职业时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大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以下部分:
(1)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比如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公关关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交礼仪、人力资源管理等等,对这些方面的知识都应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较深厚的专业知识。你打算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那么跟这个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必须具备,而且应当牢固掌握和深入透彻地理解。
(3)相关的科技发展状况方面的知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对很多行业和职业的影响很大,因此,大学生应当掌握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科技方面的知识,这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会有促进和帮助作用。
6.培养职业所需的各种实战能力。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是取得成功的前提,然而最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实战能力主要表现在:人际沟通能力、官方语言表达能力、具体事务处理能力、突发事件应急能力、政务调研能力、政务信息化操作能力等。
总之,既然选择了公共事业管理这个专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个比较具有前瞻性和挑战性的职业,随着社会进步和政府的改革,相信这一专业的同学们都会有一个美好的职业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