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国家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学校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本科人才培养体系,1月19日下午,社会学院学院召开“2024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修订”研讨会。学院班子成员、教学院长、教学指导督导委员会成员、各系主任、教师党支部书记、专任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参加会议,并展开深入讨论,社会学副系主任陈颀主持会议。
副院长曹志刚教授介绍了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理念的培养计划修订思路,强调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贯彻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要面向国家社会需求与行业企业需要,根据学校发展定位与学科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他指出,此次是开放式修订,希望老师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谋人才培养新路径。
社会学副系主任陈颀分析了社会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们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有小部分课程重心偏移,自2016年大类招生调整后,一直没有做过较大的调整。专业选修课程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相对分散,课程量较少,体系整合度相对较弱,更多是分支学科和特定研究方向的教学课程,没有足够清晰的专业和研究聚焦度,陈颀老师建议可以用新开的专业选修课替换专业性不强的基础课。
副院长曹志刚教授提出,应当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将公共价值与公共实践紧密结合,整合课程群(OBE教学方法论为中心)突出“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国际化”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修订建议:以适应学生就业和深造的时代要求和国内社会学发展潮流方向为基础,优化课程体系,引导学院未来的专业发展、学科特色凝聚和人才引进及培养。
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三个专业代表教师纷纷发言讨论,新增的两门学科基础讲座课《社会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工作与当代中国》广受学生好评,可以让学生在入校第一学期清晰地了解专业性质和前景,更好地规划好学习计划和职业方向。我们培养的专业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调查方法》、《社会保障概论》、《人口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质性研究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相关专业必修课后,除了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是否还能具有较强的领导、决策、组织、协调和表达能力;在职业能力方面,该专业要面向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现代化的挑战,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
学院党委书记徐进与参会教师一起,聚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两个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增减、基础能力构筑等,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并高度肯定各系修订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她表示,学院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社会需求与办学特色,完善课程结构,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培养,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