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1日,18luck新利电竞
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和长江经济带地区新工科教育研究基地联合推出的EER“耕塾讲坛”第七期——“师生研讨会”在学院709教室顺利举行。
本次研讨会特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18luck新利电竞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工程教育研究所李培根教授,日本广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开发中心终身教授黄福涛教授。我院余东升、郭卉、蔺亚琼、许心蕊、金红昊、储昭卫与谢心怡等多位教师参与。
上午场由郭卉教授主持,共有五场主题汇报。黄福涛教授作题为“高校课程理论研究:成果、问题及展望”报告,从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出发,介绍了课程理论的分类、模式、变化动因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期待促进高校课程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挑战与变革。
蔺亚琼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知识视角下创业型科学的崛起与大学变革”,从“知识”角度探析了当前大学变革;许心蕊老师与金红昊老师都以长江经济带地区新工科教育研究基地实施的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调查为数据基础,分别进行了题为“Perceived engineering competence, career choice, and gender stereotype for women master’s engineering students”与“为何离开工程师职业?工科硕士生脱轨就业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的报告,储昭卫博士聚焦工程教育中的热点、难点——产教融合,汇报了“面向高技术产业的产教融合治理体系研究——荷兰工程博士培养改革及其启示”。
下午场由谢心怡博士主持,共有六场主题汇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作首场报告,题目为“问题导向——工程教育需要关切的话题”。李院士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教育需要从传统的“知识导向”转向“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工程问题的空间及其问题的关联,学生要从AI系统获得思维链,形成良好的意识流。
随后,四位博士生依次作学生报告。邬正阳作题为“我国工科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十年回溯与展望”的报告,分析2013-2022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中工学门类和专业的调整状况与周期特征。袁东恒作题为“工程领域学科体系变迁:特征、逻辑与启示”的报告,将工程领域的学科变化分类型、阶段归纳特征,并指出学科体系变迁的国家治理、社会需求和知识演化逻辑。戢锐作题为“工程教育实习制度变迁:历程、逻辑与路向”的报告,将我国工科生实习制度分阶段总结后发现了这变迁背后的国家逻辑、市场逻辑和高校逻辑及其相互作用。曹媛媛作题为“同辈指导对工科硕士生科研能力的影响”的报告,基于混合研究认为同辈指导更多的是以非正式的形式发挥作用。
余东升教授对学生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他指出工程教育研究要始终关注工程实践,借用他国理论和经验不能忽视中国国情和特征。最后一场由谢心怡博士作题为“溯因分析及其对扎根理论的拓展:推进(高等)工程教育学理论建构的可能取径”的报告,指出溯因逻辑有助于完成对因果性的探究,与质性研究的模型具有天然的亲和性。
会议最后,由现场全体师生票选出最优报告奖,博士生袁东恒获奖,李培根院士为获奖同学颁发奖品。至此,EER“耕塾讲坛”第七期在师生的积极参与中圆满结束。
(供稿:杨佳润 刘疏影 宋梦赏;图片:宋梦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