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老师对于各经注疏合刻早期进程的探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周易》《尚书》《论语》(含《孟子》)《尔雅》,它们的注疏合刻较之其他各经都有一定的特殊性,展现了除八行本和十行本之外早期注疏合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二是其他各经则通过八行本和十行本的比较,从题名更易和内容构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探求其中的规律性。
讲座的最后,顾老师总结到:虽然基于传世版本实物及相关文献著录,正经注疏合刻的早期进程可以粗线条地描述为首八行本,次宋刻十行本,次元刻十行本,但实际上各经注疏合刻的时间、进度及其路径容有不同。本次讲座为我们揭示的正是这一整体框架和大致脉络背后更多、更丰富的细节。正经注疏合刻的早期进程远远超出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版本实物所呈现出来的样貌,其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超乎我们的传统认知,诸如《尚书》《论语》《孟子》等经虽然有八行本,但最早的注疏合刻本并一定就是八行本;又如除通行的八行本和十行本以及蜀本、平水本注疏之外,宋元时期还曾存在过其他系统或类型的注疏合刻本;再如注疏合刻的时间,个别经存在着提前到北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