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炎松

个人信息

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性别:男

在职信息:在职

所在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学历:研究生(博士)毕业

毕业院校: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学科:有机化学

科学研究

  • 1.基于聚集诱导发光 (AIE)的园偏振发光 (CPL) 材料研究

    具有聚集诱导发光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 特性的有机分子,在溶液中没有荧光,在聚集状态下能产生强烈的荧光,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以及生物成像、医学诊断、分子传感器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引起了极大的重视和广泛的关注, 2015年被Thomson Reuters评为在化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第二大顶级研究前沿我们首次提出将分子的手性与AIE特性联系起来,进行手性识别,发现手性AIE分子用于手性识别和对映体纯度定量分析具有特别高的选择性,特别高的灵敏度和特别广泛的适用性。

    现在课题组致力于将手性AIE分子用于圆偏振发光(Circularly Polarized Luminescence, CPL)材料的研究,CPL材料具有用于3D显示的潜力,但目前的CPL分子还存在发光强度弱、不对称因子低的难题。通过将AIE分子进行有序组装和排列,如让AIE单元构筑成COFHOFLB膜等有序结构,有望既能通过AIE效应提高发光效率,又能通过AIE分子有序排列提高CPL不对称因子,使CPL分子在3D显示材料中得到应用。我们已经发现四苯乙烯四环化合物能够发射几乎能够发射非常强的荧光,荧光量子产率接近100%,也有比较高的CPL不对称因子, 见J. Am. Chem. Soc. 2016, 11469


    2. AIE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分子识别和自助装性能研究

    AIE分子连接成大环后,由于环状化合物比开链化合物刚性更强,按照AIE分子内运动受限(RIM) 机理,环状化合物将具有更强的荧光发射强度;环状化合物本身具有洞穴,通过洞穴大小和形状对客体分子的限制,可以显著提高AIE分子作为传感器的选择性。我们对一系列AIE大环分子的研究发现,大环在AIE现象增强、分析检测中灵敏度和选择性提高、客体分子调节荧光发射、超分子催化、AIE机理揭示和证明、四苯乙烯螺旋手性应用、分子储存、分离和释放等方面比开链AIEgen分子具有更大优势,见课题组发表的深度综述论文,Chem. Soc. Rev. 2018, 7452例如我们发现AIE大环折叠体形成的发光纳米粒子,用十多种硝基芳香烃做淬灭实验时,其荧光更容易被爆炸物TNT淬灭,可用于检测每毫升空气中飞克级TNT, 相当于探测犬的灵敏度,是目前荧光分析方法中灵敏度最高的。


    3. 有应用价值的重要有机化合物、药物中间体的合成以及一些药物分子合成方法及路线的改进


    热忱欢迎有志青年到本课题组攻读硕士博士以及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 暂无内容
  • 暂无内容
  • 暂无内容
  • 暂无内容